常识坊-常识网,生活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生活百科!

网站地图 问答网

常识坊

东阳市郭宅镇简介(3)

2016-06-08 >>编辑:常识坊整理


东阳市郭宅镇简介

6、社会事业


      郭宅镇文教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,郭宅镇新建13幢现代标准化教学楼,净增校舍面积8000多平方米,郭宅镇4所基层小学、1所初级中学校园“十配套”全面达标。郭宅镇有8个村新建村部办公大楼,并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、村文技校、图书阅览室、文化活动室等。郭宅镇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并与东阳市级联网,乡镇机关和镇直各单位都建立电脑互联网工程。

      郭宅镇医疗卫生设施逐步完善,郭宅镇新建卫生院综合门诊楼,院内各科室设置合理,医疗器械设施基本符合要求,郭宅镇86﹪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。郭宅镇逐步完善了村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、疫苗接种工作扎实认真,地方病及各类传染病均在控制指标内,无重大疫情发生。随着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的不断提高,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健康状况,因病致贫,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遏制,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。

7、民俗风情

      郭宅大蜡烛被原中国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先生称为“中华一绝,郭宅巨蜡”,是出于百工之乡东阳郭宅镇的一种工艺巨蜡。据东阳市志记载:郭宅大蜡烛,高丈余,断面直径尺许,重四五百斤,外漆以朱红,绘以龙凤,共二根。每年正月十八在郭宅安庆庙庙会迎展,连续可燃300多天。

      大蜡烛工艺精湛,历史悠久,是木雕、制蜡、堆塑、剪纸等多种工艺与民族文化融汇的结果,在迎展中,它还结合民间武术、民间音乐、民间舞龙等为一体,使之成为具有娱乐、欣赏和观赏价值的民间艺术精品,有东阳民间娱乐“四大之一”的美称。

      郭宅大蜡烛源于明朝永乐年间。每年正月十八日庙会,都要举行擎抬大蜡烛活动。郭宅大蜡烛前有清道族旗8面,大行灯8盏,大鼓1面,先锋8支,火刀8把,大铙16把,执事兵器36件,蜈蚣旗30面,盾牌、大刀各24件,神大锣40面,灯门8个,民乐吹打3班。后有大蜡烛两根,高达5米,断面直径50厘米,重达500多公斤,每根大蜡烛由32个壮汉擎抬。左边烛上有一条金碧辉煌的盘龙,右边烛上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彩凤。

上一页123下一页
相关文章
特别关注 / special

  • 喜洲镇  “五朵金花”的故乡 喜洲镇 “五朵金花”的故乡
  • 治疗咳嗽最有效的偏办法 治疗咳嗽最有效的偏办法
  • 京东 京东
  • 吃西餐的十大基本礼仪,西餐礼 吃西餐的十大基本礼仪,西餐礼